有懈怠,李太后就将其召至面前长跪。每次遇到讲筵的时候,李太后都令经筵讲官入前亲授。没遇到早朝的时候,五更就到了朱翊钧的寝宫,早早将朱翊钧叫起。
由于讲官的尽心辅导,李太后的严格管教,以及朱翊钧本人的刻苦努力,朱翊钧年渐长而学愈进。
他自己后来也常常十分得意地说:“朕五岁即能读书。”
李太后绝对想不到的是,在孩子天性喜欢玩的时候,处处打压他,不让他玩,最后导致的结果,孩子长大后,开始变得叛逆,开始想把年少没玩到的年华,全部补回来!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五月二十二日,朱载坖病危,三天后,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被召入宫中。
高拱等人进入寝宫东偏室,见朱载坖坐在御榻上,榻边帘后坐着皇后陈氏、皇贵妃李氏,十岁的太子朱翊钧就立在御榻的右边。
朱载坖抓住高拱的手,临危托孤,说:“以全国使先生劳累”。
司礼监太监冯保宣读给太子朱翊钧的遗诏:
“遗诏与皇太子。朕不行了,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三辅臣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荒怠,保守帝业。”
三位大学士受托之后,掩泪而出。
五月二十六日,朱载坖即崩于乾清宫。
六月初十,皇太子朱翊钧正式即位,次年改元万历。
朱翊钧继位伊始,大学士高拱马上呈进新政五事,要求其御门听政,亲答奏请,面见辅臣,议处要事,且一应章奏览后俱须发送内阁看详拟票,杜绝内批留中。虽然高拱的本意在于“以主上幼冲,惩中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但仍可看出他对于幼年皇帝朝夕训诲的急迫心情,初衷未为不妥。
然而,这时正值主少国疑之际,“上冲年在疚,拱默受成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