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字开脱乱臣贼子之罪,以“元功奇货”抹煞忠臣义士吗?后缪昌期被阉党陷害致死。
朱常洛经过挺击案后,地位并没有提高。
朱翊钧最宠爱嫔妃是郑氏,所以最宠爱的皇子就是郑氏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
郑氏被晋封为皇贵妃后,借机乞求朱翊钧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自己则做皇后。
他俩人写下合同,在道教庙宇中立誓。
朱翊钧的承诺,违背了祖制和封建礼制,他想要成功,是非常难的,因为,明朝已经形成了一股皇帝都难以击败的势力——文官势力!
朱翊钧为了实现承诺,迟迟不立太子。
朝中大臣纷纷猜疑,担心郑氏谋立皇三子,损害国本。
他们争相提及皇储问题,奏折累计成百上千,无不是指责后宫干政,言辞之间矛头指向郑皇贵妃。
朱翊钧搁置不管,仍旧宠爱郑氏。
国本之争,实在让皇帝头疼,使得他不得不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六子朱常润为惠王、七子朱常瀛为桂王。
争国本事件,是万历年间最激烈最复杂的政治事件,前后一共逼退内阁首辅四人: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达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整治另外一股势力——“东林党”。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七月,朱翊钧驾崩。
八月,皇太子朱常洛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宣布次年改元泰昌。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八月初一日,泰昌帝朱常洛在登基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就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