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远大捷后,经略高第及杨麟因为不发援军被罢官,明廷以王之臣和赵率教将其替代。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三月,明廷重新设立辽东巡抚,并以袁崇焕担任,魏忠贤派其党羽刘应坤、纪用一同前来镇守,袁崇焕上疏请求将其调离,但遭到拒绝,明廷又加袁崇焕为兵部右侍郎,子孙世荫锦衣千户。
但不久之后,袁崇焕解了宁远之围,逐渐骄横起来,与大将满桂闹不和。
袁崇焕上疏请求将满桂调往别处,明廷于是召满桂回朝。
经略王之臣奏书请求留住满桂,袁崇焕又因此与王之臣闹不和。
明廷担心这两个人闹矛盾会影响大事,于是将俩人分开,王之臣督关内,袁崇焕守关外。
这些事,让我们知道,袁崇焕是名将领,但是,决不能当主帅,因为,他和其他将领的关系根本搞不好!
为将在勇,为帅在度!
袁崇焕一点大度都没有,岂能当主帅?
八月,努尔哈赤病死,袁崇焕派遣使者前往吊唁,以刺探虚实,皇太极遣使回报。
袁崇焕想要和后金议和,于是,自写书一封再次派遣使者前往。
冬十月,袁崇焕领刘应坤、纪用、赵率教等将巡视锦州、大小凌河等地,想要大兴屯田,恢复高第放弃的疆土,魏忠贤、刘应坤等人的子孙因此可以享受世代荫袭锦衣千户,袁崇焕从原来的锦衣千户进升为指挥佥事。
袁崇焕上书说:“辽东的败坏,虽然是人心不稳固,也因为失去了有形的险要,没有东西可用来坚固人心。部队不利于野战,只有依凭坚固的城墙和使用大炮一种方法。如今山海关的四座城池已经修复一新,应当再修松山诸城,轮值的军队四万人,缺一不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