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文官,几乎都是东林党,个个站在正义上,对与满清的议和,坚决反对;对孙承宗一时的失败,又大加弹劾······总之,不分好处与坏处,只分对错,就算是好事,只要有违儒家道德,有违正统礼仪,坚决反对!
在这些文官的势力,党争不断,真正人才想治国都难!
崇祯皇帝到了最后,写下文臣个个可杀,就是对这些人彻底的清醒!
因为,这些人,平时指指点点,老是站在道德高点上,一旦李闯王要攻打进京城了,一点办法也没有,不肯出钱的,不肯出钱,想着逃跑的,想着逃跑,乃至于朱由检召见众臣的时候,没有一个大臣前往·······
所以,有些人说,魏忠贤不死的话,明朝就不会灭亡,连太监曹化淳也说:“忠贤在,不至于此!”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魏忠贤掌权的话,这些东林党,个个被他残害,整个朝廷是阉党说了算,而魏忠贤又是巴结皇帝的人,所以,崇祯皇帝想议和,想迁都,他都会发动大臣们一起支持。
可惜的是,朱由检本身就是刚正的人,所以,他一直用东林党,他不辜负东林党,是东林党辜负了朱由检!
《明史》中对明朝的灭亡有一个比喻,它说,好比一个得了不治之症的人,就是再好的良医,也没办法救治。
朱由检所面对的明朝,确实如此,它外有满清的威胁,内有百姓的造反,朝廷里面又不是一条心,党争不断,再加上水灾、旱灾、鼠疫横行,千疮百孔,别说朱由检,就是朱元璋重生,也没办法去救!
所以,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个令人悲悯的皇帝!
张岱说他:“古来亡国之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穷兵黩武亡者,嗟我先帝,焦虑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万几无旷,即古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
顺治皇帝说他:“朕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