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些人来说,整人当然非常有意思,就像踢小猫小狗玩一样,有趣得很!
他当时的机会就是,拥立一王做皇帝!他主张福王做皇帝,理由是:“福王,神宗孙,光宗侄,大行皇帝之兄,伦序当立。”他这个理由很有说服力,因为按照伦序的话,确实是该福王朱由崧做皇帝。他是神宗的孙子,而潞王是神宗弟弟的儿子。
不过,马士英之所以拥立福王,并非真的要维护什么伦序,归根到底,还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说穿了,对于他这样的小人来说,拥立昏君,总比拥立有能力的人好!
史可法立即反对,又说了福王的七不可: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然后说潞王贤明当立。
史可法的话,一下子堵死了马士英,让他想分占一份拥立之功的计划落空。
史可法是兵部尚书,马士英只是个凤阳总督,当然是干不过史可法的,但是,我们别忘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分析了,德才兼备的小人是最可怕了,这样的小人一当政,将会祸国殃民,还不如一个愚蠢之人去当政。
确实,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
马士英在第一回合交锋中,处在了下风,但是,他第二回合,将打败史可法!让他措手不及!
马士英没有和史可法纠结立不立福王的问题,而是去争取当时手握兵权的四个总兵:高杰、刘泽清、黄得功、刘良佐。
兵权是在史可法手中,但是,如果你想保住大明的半壁江山,就需要其他人的兵力!
马士英看准了史可法是以大局为重的人,也看准了史可法一定会让步的,所以,他没去争辩,而是去争取手握兵权的这四大总兵!
马士英的这个做法,我给出的评价是:
高,实在是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