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听了,声色俱厉地道:“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
洪承畴听了,脸色一青一紫,色沮气夺,无辞以对。
此时,钱栴亦被捕,意志沮丧。
夏完淳勉励他道:“今与公慷慨问死,以见陈公于地下,岂不亦奇伟大丈夫哉!”
仿佛他就是长辈一样,在劝告着晚辈。
其实,此时的他,年纪还未满十七岁!
他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镇定,是因为他心有信仰,那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忠义!
——但为忠义,虽死何憾!
夏完淳被关押在狱中,但是,他谈笑自若。他把自己被捕至狱中写下的诗,名为《南冠草》。
这些诗都是慨世、伤时、怀友和悼念死者之作,慷慨悲凉,传诵千古。其中,写下《狱中上母书》,更是千古名作。
公元1647年9月19日,夏完淳于南京西市被杀,罪名归纳为“通海寇为外援,结湖泖为内应,秘具条陈奏疏,列荐文武官衔”。临刑时,夏完淳立而不跪,神色不变。
刽子手杀人很多,可是,没杀过这么神色不变的人,不禁战战兢兢,不敢正视,过了很久,才持刀从喉间断之而绝。
钱栴等二十余人一同在南京就义。
夏完淳死后,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以及遗腹子,遗腹子出世后不幸夭折,一代忠良就此绝嗣,令人生悲。
写完夏完淳,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禁把夏完淳的诗集摆在桌面,肃然翻阅起来,其中读到一诗,我忍不住大声地读了出来:“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