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她依旧很难一节一节地拿出场费。所谓的顶价,对于说话艺人来说只能是一个参考。
他们只有赶上好机会,去到贵人家祝寿、贺喜表演节目,这才真能用‘市场价’收取报酬。不然在瓦子之中,他们都是和勾栏、茶坊这类地方搞文娱表演的主办方签订契约,而报酬另有一套算法。
对外也很容易解释...说话艺人说经演史都是‘连载’,一般都会固定在一个地方演说一套话本,用这种长期契约才更合理。不然说个两节就跑去了别家,对于场子背后的老板来说是损失,对观众来说也很不方便。
师小怜和红妃来的还算早,中间又看了两三个节目,这个时候师小怜才拍了拍红妃的肩:“二姐去戏房候着罢!下一个就是二姐了...尽心些,好教满东京都知道撷芳园出了个师小娘子,色艺双绝,纵使西子杨妃再生,也是敌不过的!”
第38章
一曲红绡(2)
“二姐打算在瓦子演什么歌舞?”行程是之前就定下的,红妃要表演的节目自然也得提前和主办方那边说明。所以报上自己要唱的诸宫调之后,师小怜就问过了红妃要表演的节目。
主修舞蹈的学童要学很多支舞蹈,既有规模庞大的大曲,也有一些小型室内舞蹈,大大小小加起来总得有数百支——当然,其中今后会反复表演的也就是那么几十支而已。
红妃在舞蹈上的天分和努力都是无可挑剔的,学童需要掌握的数百支舞蹈她都能保证节目质量!另外,她还能作‘新舞’...主要是上辈子她接触到的舞蹈,结合此时的审美,足够她弄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又受人欢迎的舞蹈了。
上次宜春苑呈演的《胡旋舞》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红妃说了两个自己精熟又喜欢的舞蹈,她觉得这也很适合在瓦子上演出。但听到她回答的师小怜却摇了摇头,道:“这些舞早有人跳,如今二姐初出茅庐,正该先声夺人,这才能占尽风头。”
红妃一想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