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了的审美!现在倒是不用争唐妆好看不好看了,大家一起看美人就好。
苏画工和红妃认识还是因为师小怜的常客程士昭,程士昭去年过小年的时候来访,遇到红妃和严月娇蹴鞠。回去之后叙说情状,让自己欣赏的一个画工画了画,这幅画最后又送回到了师小怜这边。
画工就是苏画工,程士昭极赞这苏画工的美人图,觉得他这样的早晚得出头。红妃也觉得苏画工不错,后来曾托他画了一套写真——这年头士大夫流行挂画自己的肖像画,取名为‘写真’,这也是后世‘写真’的由来。
一套写真十二幅,以十二个月里不同的装扮、风格为主题,极尽细致。
一套写真,钱主要花在了颜料上,毕竟此时流行宫廷风格的工笔画,而这种画富贵的很,很多颜料就是宝石粉!至于说工钱,这倒是开销不大。红妃为苏画工供颜料、笔墨,连作画期间的一日三餐都提前在酒楼定好了(苏画工是孤身来东京的,算是这年头的京漂,衣食住行都没人打理),单纯的工钱则只结了二十四贯钱。
这还是红妃给钱大方,在苏画工对外报价里按高了给的。
十二幅写真也是真的好,红妃计划着有了自己的院子,就可以按照月份挂了。
因为这套写真画的关系,红妃和苏画工颇为熟稔。不过话说回来,和苏画工这种擅长画美人的画工熟悉,对于女乐这类人也算是家常便饭了。
画工画美人,当然可以自己想象人物,然后动笔来画。华夏画和外国油画相比,并不那么需要一个模特去‘点燃’画家...但如果可以的话,类似画美人这种活儿,当然还是有个模特更好!
另外,如果画的是着名的美人,画工的画也会比较好卖来着...这一点有些像东瀛的浮世绘,走红也是在江户时期的声色场所,画家将声色场所里着名的美女画在纸上,在市场上是非常受欢迎的。
这些美女们也乐于结交水平高的画家,画家卖画也是在宣传她们,增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