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放在那里,但也就是个价格而已。
也是因为如此,一向节俭的李太后收到这条进贡而来的百鸟裙时,虽然称赞了下面的人用心,但也专门下令申斥了地方,让他们不要再穷尽人力物力进贡——像百鸟裙这种东西,实在是奢侈过度了,以后就不要送了。
其实以本朝太后的开销来说,李太后就算再节俭,每天的开销也是很大的,这条裙子甚至只能抵她平常一天的开销(这种开销当然不是指李太后个人的开销,甚至也不只是宝慈殿整个的开销。身为太后,不能省的排场就摆在那里,李太后实际的开销对于普通贵族也是天文数字)。
但不能因此说李太后这般申斥地方是在口是心非,做无用功。只能说,处在她那个位置上,做很多事是有表率作用的。看似一条花鸟裙,对太后而言只能算中规中矩的普通消费,接受也没什么。然而现在李太后这样表态了,却是对风气有很好的引导。
这条广南西路的百鸟裙带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又因为确实漂亮、珍稀(市面上前后出现过两条,至此之后就没再听说过了),在关注这种东西的女乐中间,确实是有些名气的。
同行的新人女乐们艳羡地看着红妃——抱着这样的裙子回去,哪怕不说这条裙子的实际价值,只说背后有太后金口玉言钦定的称赞,这就很体面了!
不过还是有人酸,花柔奴就道:“说来还有两条百鸟裙呢,其中一条是朱公子派人买去送了张采萍,这便不说了。还有一条,却是在赵大家那儿,按着大娘娘的意思,红妃倒是压过赵大家了。”
张采萍是如今最红的雅妓,风头要盖过不知多少女乐!不过女乐们嘴上还是不会抬高她,所以这个时候没怎么说。至于赵大家,既然说是‘大家’,那就是一位如夫人了。人也正当红,又有如夫人的身份在,确实是炙手可热。
说这个话并不是捧红妃,而是‘捧杀’,只是差了一个字,两者就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了。
这世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