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后世对仙女的想象,常常是‘小龙女’的样子,一身素衣、不染纤尘、发如鸦羽、缺少血色...古人对神女的想象,一般不是那样。因为古代是手工业社会,各种工艺也不发达,所以古人对色彩是非常向往的。
普通人家的衣服常见布料的本色,再不然就是少用染料,染出来的颜色不甚鲜艳...古代的染料和染工可不便宜,染过色的布料常常是没有染过的两倍价!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不是真有需求,该如何选择是明摆着的了。
而且,就算是贵族,在衣服首饰的颜色上也不是总能心想事成的...美妙的、复杂的颜色,从来是身份的象征。
所以,画卷上的神妃仙子向来都是服锦绣、饰五彩的样子...这也是为什么王熙凤那么艳丽的打扮,却被形容‘恍若神妃仙子’的缘故。像王熙凤那样华丽的,才是最普罗大众的神仙样子。至于色彩比较浅淡、脱俗的妙玉,虽然也是传统中女神仙的一种样子,但终归不是‘主流’。
等到装扮一新,又有人递来一个花篮,花篮不是随便来的,而是一个插花作品,所以看上去格外和谐美丽。这个花篮使用了各种颜色的秋海棠为主材,契合这次揭花榜的主题。而现在就由红妃提着这个花篮,在其他三十五名花进士的拥簇下往外去。
‘花车’早已准备好了,这是四轮的大型马车,每辆车有十二匹马牵拉!这种四轮车因为灵活性不够,使用范畴有限,只在运货量大的野外平原地带比较常见,一些大车行有这种车。
而如今,揭花榜之后的巡游,也用这种车。
这种车本来就没有棚子,花车改用这种车之后也没变!在精美的车架、拉车马上,都装饰了很多仙花、彩绸,红妃这些‘仙女’们接着便登车——花车总共有三驾,一大两小,除了打头那一辆十二匹马拉的,之后还有两辆八匹马拉的。
红妃自然是登上了第一辆,不只是她,还有正册其他十一位娘子也会上这辆车,其他娘子则上另外两辆。
三辆花车前后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