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住宅。码头到处都是澳洲军,不少人过后终于逃离了新加坡......”
澳洲军团的溃败和脱逃在战事后期开始影响英国和印度军队,一些士兵也开始混杂在逃亡人群中临阵脱逃。其中尤以印度步兵团最为严重,在11月1日的战斗中,2110步兵团的三个营共有600人或临阵脱逃或干脆投敌。
在整个新加坡战役中有1万2千名印军开小差。
在新加坡保卫战打响之前,英国国内其实并没有对胜利抱太大的希望。但邱吉尔本人还是主张积极防御,他在告诫新加坡岛英军的嗲那报中说道:
“明显的办法是用弹药向敌人射击,撤出是绝不容许的。”
28日当战争打响之后,邱吉尔分析中国军队上岛兵力并不多,认为这是英国军队扬名的好机会。“此次战斗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坚持到底。第十八师有机会可以名垂青史......我们国家和我们民族的整个名誉与此次战斗息息相关。”
但前线传回来的战报却令人沮丧,邱吉尔欲借助新加坡一役重创中国军队的梦想已经在中国军队的快速推进中逐渐破灭。
新加坡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坚守了......
11月1日下午,中国军团总司令王铭章上将向英军总司令帕西瓦尔建议投降。在劝降书中王铭章说道:
“纵观战场之局势,贵军已无继续战斗之可能,为确保士兵及民众生命财产之安全,建议总司令先生立即投降,我军将恪守准则,保证投降之战俘生命安全......”
帕西瓦尔是非常矛盾的。
他的一只手里握着国内的电报,要求其务必坚守到底;另一只手里,却握着中国人的劝降书,要求他和他的部队,立即放下武器。
战,已经没有任何可能!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