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疼的是暴动者的游击作战。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占领者来说,暴动者的游击作战总是让人头疼和沮丧的,无论占领者的国家国力有多么强盛,军队有多么的强大!
这些参与暴动的土著们,他们熟悉这里的地形,他们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发起袭击,知道该从什么地方逃跑,而做为占领者来说,对着一切却完全是陌生的。
中国军队便日益陷入游击作战的泥潭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1941年年初,孙连仲向南京政府方面作了如下报告:在整个列岛上的每一个岛上都有叛军。他们无疑地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支持。换句话说,各城镇虽然名义上由中国占领和管理,但实际上却是叛军的基地,这不仅是从它们为游击队供应物资这个意义上来说的,而且也为游击队提供了避难之所。现在菲军的最高战术就是:受中国军队进逼时立即解散,避入附近城镇。这一点他们是很成功的,因为人民支持他们,又因为他们一旦混入居民中,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游击队还是平民。
南京方面很快做出了回复。有了南京政府的支持,1941年1年10月,孙连仲宣布实施“第009号通令”,规定:
“战争应当以常现形式在身着军装的部队之间进行;但游击队不值得怜悯,应把他们送人集中营、流放或处死;如果指挥官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可以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实施‘报复’。”
与此同时,孙连仲为了弥补中国人在当地语言、习俗和地形方面的先天不足,大量招募亲华的菲律宾人,充当供之驱使的耳目。
到1941年2月,他已拥有6000名菲律宾侦察兵和1000名执行准军事任务的菲律宾警察。
在他亲手主持下,陆军成立了一个军事情报处,以增进对游击队活动方式的了解并及时传递情报数据。他还请求海军加强巡逻,千方百计地切断起义军在岛屿之间的通信联络和海外武器输入的途径。
2月中旬时候,孙连仲终于探到阿比塔那的行踪,立即派一名少校率领600名士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