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毛思嘉以前觉得房价起飞的时代很不好,但现在想想,也比这个说是‘免费分房’的年代要强!
唔...至少在北京和上海这两座超级都市是这样——毛思嘉也是从毛爸那里听说的,上海的住房情况并不比北京轻松。至于其他的城市,大抵是好一些的,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具体看就是了。
不过总体而言人均居住面积都很不乐观,只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北京和上海,这一个政治中心、一个经济中心,表现的格外严重而已。
“前段时间我看报纸上说,北京城市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是4.11个平方,实在是太吓人了。”毛思嘉说着自己都摇头。
这个数字已经很可怕了,典型的五口之家,父母和三个子女就住二十个平方?放在几十年后,恐怕会觉得要挤死了吧!不会觉得连腿脚都伸展不开,走在家里随时要和其他的家庭成员碰着吗?
然而更可怕的是,这还不是最糟的数字!必须得考虑到,不少在二环外建立的宿舍区,就是各个部委、高校、军队的家属区。这些宿舍是建国之后新修的,用以容纳建国后新涌入北京城的领导班子以及他们的家属。
这种新修的楼房宿舍大多是筒子楼,在几十年后的人看来也是丝毫没有居住想法的玩意儿!住进去一点儿都不舒服!但是在这个时候,却是相对较好的居住环境了。至少人家是可着家庭数量修建的家属区,不像老城区,就是不停塞人!
民国时期就快挤不下了,由此才形成了不少早期的大杂院(四合院里面乱搭乱建,增加更多住人地地方,破坏了不少四合院原有的格局,这就是大杂院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人口迅速增长,虽然也有新修一些住宅,但远远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呢!
平均数这种东西,往往都会出现‘被平均’的情况。也就是说,只算老城据隐藏在胡同里的民居的话,居住空间会更少!
这也符合毛思嘉的生活经验...这个时候往往一大家子住在小则十来个平方,多则二十来个平方的房子里。而一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