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像外交部这样不缺人的到底是少数,在不少单位外语人才都是大宝贝!有些单位明明需要,却因为现实情况只能凑活着现有的几个使。但关键是有的单位明明需要,却连凑活着使的都没有,为了保证工作非得从别的单位弄不可。
虽说不少单位都有精通外语的,但旅游公司密度却是最高最显眼的(外交部其实更显眼,只是从外交部弄人,这样的面子就不是谁都有的了)。兄弟单位来攀交情弄人的,其实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当然,也不是谁来弄都能弄成。真要是那样,旅游公司早就散架了!只是有的时候有些面子不得不给!
这次真正让旅游公司领导们肉疼的是弄走的是一个组长,导游小组的一个组长,这就是业务骨干了!相比起弄走一个普通导游,确实让人心疼不少。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要人的是石油部的某大佬呢!
石油部在中央各部中间其实算不上有存在感,别看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口号响亮,也别看石油是重要能源,现实就是石油部在这个时候确实不够响亮!现在的中国,路上跑的车没几辆,需要用到石油的产业也着实没有多少。
这样大的中国、这样多的人口,在石油储量并不多的情况下,是一个石油出口国,敢信?
对于这个时候的中国来说,石油大概是一个挣外汇的好东西。虽然很不错,但要说成是命根子,那就差远了。
说来也是有意思,在这个还有‘石油部’的年代里,石油的存在感不强。而等到将来石油部成为历史,国内的‘三桶油’却成为了真正的巨无霸——那个时候,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高的惊人!有些事情还真是由供需决定的。
然而,就算是石油部在这个时候存在感再不强,那也是堂堂中央大部之一!和人家相比,旅游公司就是一个小虾米。人家来要人,还要挑好的,旅游公司又有什么办法呢。
只是这个组长调走了,不能不安排人补上。人家那个导游小组本来就有一个副组长,熟悉组内人员和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不差,顺理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