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回事?今年的亚洲朋友们好像变得更加关注大提琴了啊!)】
【(我记得亚洲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科尔杯冠军了吧?每年都守在直播前也是难为他们了!)】
【(哈哈,看来东亚的大提琴手们要加油了!总不能每一届都让自己的国家的乐迷去支持其他国家的大提琴家吧?)】
【(毕竟艾萨克老师真的是太有魅力了,吸引全世界的乐迷也是很正常的!)】
评论区里,许多欧洲国家的网友们表面上好像是在分析原因,实际上都在暗戳戳地阴阳怪气着嘲讽的言论。
什么“你们没有自己国家的大提琴手可以支持吗?”
“从来没有拿过冠军还这么爱看,真是不容易”等等。
侮辱性极强!
理论上来说,作为音乐赛事,不应该有这么重的戾气才是。
但是,俗话说的“音乐无国界”,基本上只停留在21世纪以前了。
自从国际改制之后,竞技性被放大,年轻观众越来越多。
国际音协有意将科尔杯办成“体育竞技”类型的比赛。
就一定会将赛事的风气,也变成跟“体育竞技”一样。
饭圈、拉踩、嘲讽.这些以前只在体育竞技比赛中能看到的粉丝大战,如今也能在大提琴比赛上出现。
不过,也有一部分客观的海外观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