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子带回了报恩寺。
闲聊几句,就排到卢青桑,卢青桑告辞了这位夫人,与元宝进了斋堂。
两人点了东坡肉、素鸡,以及两碗素面。东坡肉从外形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但只做到了形似,味道还是冬瓜的味道。素鸡出乎卢青桑的意料,鸡肉用了豆干代替,但里面有鲜蘑调味,所以味道非常鲜美,总体来说,还行。
吃过斋饭,两人从报恩寺出来。卢青桑有些疑惑,报恩寺香火旺,人流多,为何山门外连一个摆摊的人都没有,庙会的形成最开始不就是跟寺庙有关吗?
两人没有乘坐马车,步行散步,一直走了两公里路才看到有摆摊子卖米糕的老大爷。卢青桑买了两块米糕,问道:“大爷,为什么没有人在报恩寺山门外摆摊呢?”
老太爷一边拿油纸给她包米糕,一边说:“那里是报恩寺的地方,寺里的和尚不让摆。”
卢青桑道:“怎么山门外也是报恩寺的地了?”
老太爷随时一指,“这一带的田地,入目所及,除了皇家的之外,都是报恩寺的土地,国朝自建国以来,每代皇帝都有赏赐土地给报恩寺。我那小儿子就是在报恩寺当了小沙弥。”
语气中竟有一股自豪在里面。
卢青桑:“……”
能进报恩寺当和尚难道就是古代版的铁饭碗么?
其实她今天来报恩寺还有一个重要的想法,就是打算趁着各种就节日佛诞日庙会活动,来此练个摊,一则多挣点银子,二则为食店打个广告。
现在看来也都不必了。
在现代摆摊子有诸多限制,甚至要跟城管打游击战,没想到在古代,问题还是一样多呀。
京城的冬天分外冷,有太阳时还好,太阳西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