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李贯文也重重赏了他,并且很快用假玉玺拟了圣旨,说是崇德帝的遗诏,封他做下一任皇帝。
然而,没等圣旨颁布出去,各地方反叛的起义军就陆续也拿出了玉玺,坚称自己手里的才是真的。
李贯文当然想先不管不顾称帝再说,可敏民间对他的事情多有杜撰,传的无比难听。
且各地群雄并起,大有威胁朝廷的架势。
李贯文只得先分出精力将这些拥有玉玺的人解决。他手上有兵,自是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但事急从权,只得一切从简,草草坐上了皇位,连年号都没来得及改,就派人打仗去了。
这一坐上那个位置,才发现国库空虚,党羽勾结,朝中一堆的问题不知该如何解决。
更叫他气闷的是,那些个大臣,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而且各顾各的,一个计策都没献上来,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国库空虚,就征税,党羽集结,就杀人,有什么难的?
大臣都死了,就办科考,选新的人上来,总之现在是他当家做主,威信要立起来。
结果,征税导致起义军越来越多,大臣遭迫害,更没人敢说话,不知不觉,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
内乱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人数小的起义军很快就被消灭了,可那些规模比较大的,却一直和朝廷耗着,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后来,甚至十二路诸侯集结在了一起,共同对付朝廷。
与此同时,北峦见大安国久战不歇,时不时在平疆试探,而原本让他们无比忌惮的成山军只剩下百分之一防范未然,抵抗起来无比费力。
内忧外患,苛捐杂税叫百姓民不聊生,到了秋收的时节,有些地方却因为战争而颗粒无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