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要答应名下田地让出去一事?周半夏果断点头,一般人不会不识趣到亲自找她,想她让出田地的。
剩下的二般人,不提也罢。
懂的都懂。
不说祭田亩数可多可少,她两口子既然能捐献一次祭田,必然会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第四次。
若是强人所难,惹她心里不痛快了,有何利益,聪明人不会因小失大,不会趁他不在家要她表态的。
即使她夫君不在家,还上有公公婆婆,谁敢得寸进尺让她转让门口田地,不被她公公婆婆赶出去才怪。
置办祭田为子孙计,难不成想将外围设立第一道防线不是为子孙,她公公婆婆都不会答应有人破坏老儿子计划。
还有她爹,也不是好惹的,她爹就绝无可能让她将“嫁妆田”送出去。
用她爹的话来说,你不拿银子当一回事,爹管不了,可落在你名下的院子铺子田地,你敢转手,老子饶不了你。
她爹不要太担心她攒不住银子,岂能让眼皮底下的田地从她手中转出去,谁找她说,谁都是她爹仇人。
再则,“一般来说,祭田是要挨着宗族居住地置办最好,但这个宗族居住地,广义来说指的是原籍。
就好比说第一代梁国公,他就不单在分宗之前给扬州那边置下大片祭田,在分宗之后还给那边添置祭田。
据叔父所说,这也是为何师父当年力保梁国公府不被株连九族,再将叔父藏到扬州府托付给那边族长的缘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