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运,伯运点头确认了谢怜的话。
见事已如此,大舆后就安抚谢怜,答应将她封为侍妾。
于是下令婚礼继续进行。
有了这个小插曲,那种热闹和谐的氛围已经被破坏掉了。礼官打起精神重新唱赞,让夫妻对拜后,由宫女们在前面引领着,送进了洞房里。
太后找个借口出来,听人禀报说,谢怜的父亲曾做过一个知府的幕僚,后来那个知府因贪墨被革职,谢怜的父亲失去依傍,就回到故乡……就在围场西边的荆罗县边缘。
因为谢父熟悉官场的规则、事务,所以能帮人写状子,出主意,靠这个赚些钱营生。
他有个妻子已经病故,就将妾扶正,谢怜就是这个妾所生。
那天武王避雨,确实投宿在他家。剩下的情况不详。
太后听这谢怜的家世,实在也太寒微了些。不过看那女子模样也还可以,就当多个人服侍王爷,收在房里也就是了。
因此,待新人大婚典礼完成,大舆后就将文萱、谢怜唤到一处,叮嘱她们和睦相处,共同服侍好王爷。
谢怜见自己被太后接纳,得偿所愿,自然是满口答应。
文萱倒也没有表现出委屈之态,她柔顺恭敬,一一允诺,表示愿与谢怜妹妹友爱相处。
看文萱知书达理宽容忍让,有这样的贤德儿媳,自然是武王之福,家门之幸。大舆后也就放宽了心。
随即大舆后就传下懿旨,册封崔文萱为武王正妃,将谢怜封为姬。
二人跪下谢恩,没人留意到,谢怜眼底有不足之意。
大婚第二日清晨,文萱和谢怜依礼来向大舆后请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