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移开,落在了勋贵班列最前端,那位身材魁梧、面容沉毅的魏国公徐达身上。徐达的女儿徐妙云,嫁的正是老四朱棣!论亲疏,这万历皇帝身上,也流着徐家的血脉。
“天德(徐达字)!”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下去,却带着更沉重的压力,“你来说!这到底是下头的人胆大包天,还是…还是上头的人,不敢担责?!”
徐达心头猛地一沉,如同压上了千斤巨石。他缓缓出列,抱拳躬身,姿态恭谨至极,但眉宇间那深刻的忧色却怎么也化不开。
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每一个字的重量。他既不能像赵瑁那样完全撇清万历的责任(那太假),更不能让矛头直指自己的血脉后人。
“回禀陛下,”
徐达的声音低沉而稳定,带着沙场宿将特有的厚重感,“臣…臣观天幕所述,此事…此事环环相扣,迷雾重重。使臣胆大妄为,欺瞒中枢,确系首恶,罪不容诛!然…然中枢主事之石星、宋应昌,乃至…乃至最终决策之廷议,是否…是否过于轻信,失于查察?臣斗胆揣测…或许…或许是万历陛下之意旨,在层层传递之间,被下头那些急于求成、粉饰太平的宵小之辈…曲解、利用了?”
他巧妙地用了“曲解利用”,既点出了万历可能的失察,又把核心罪责牢牢按在了“下头的人”身上,给万历留足了回寰的余地。言罢,他深深地垂下了头。
朱元璋盯着徐达看了半晌,眼神复杂难明。徐达的回答比赵瑁高明,但依旧无法平息他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被后世子孙的无能(或软弱)以及臣子欺瞒所点燃的滔天怒火。
他下意识地想去看站在太子朱标身后的老四朱棣——那个万历皇帝的直系祖宗,但目光刚触及朱棣那同样凝重铁青的脸,一股莫名的烦躁和厌恶就涌了上来。他猛地扭过头,不想再看这个“罪魁祸首”,目光最终落回了太子朱标身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