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石都在无声地嘲笑他。
天幕的光芒笼罩四野,清晰地映照出后世子孙李宗城那狼狈逃窜的丑态。
“啧,”李景隆咧了咧嘴,努力想挤出点满不在乎的笑容,可那笑容比哭还难看,“允恭兄,你瞧瞧,瞧瞧!这他娘的……难道我们老李家那点子祖宗传下来的胆气,真就让我爹当年在漠北、在和林,一股脑儿全给用光了?这后头的崽子,怎么一代比一代稀松,窝囊成这样?”
他这话本是带着几分自嘲,想给自己找个台阶下。话音未落,旁边却传来一声极不合时宜的轻嗤,声音不高,却像根针,精准地刺破了李景隆强撑的脸皮。
“哦?”一个身着青布儒衫的年轻文士踱了过来,他嘴角噙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诮,目光在李景隆身上转了一圈,慢悠悠地开口,“小曹国公此言差矣。据学生所知,令尊曹国公(李文忠)一生虽然打伏七进七出,但在朝廷上却以‘持重’闻名,最是谨小慎微,生怕行差踏错半步。这胆量嘛……呵呵。”
他故意顿了顿,看着李景隆骤然涨红的脸色,才慢条斯理地续道,“倒是小曹国公您,胆魄雄浑,气吞万里如虎,胆子比天都大!靖难之时,几十万大军在你手里,那运筹帷幄、挥斥方遒的气概,啧啧,天下谁人不知?若非您这泼天的胆子,北平城头那‘靖难’的大旗,怕是也竖不起来吧?”
字字诛心!
李景隆只觉得一股热血“嗡”地一声直冲头顶,太阳穴突突直跳。
若放在两天前,有人敢在他面前这般阴阳怪气、指桑骂槐,他早就一个窝心脚踹过去了!
可如今……他猛地打了个寒颤,耳边似乎瞬间响起了无数嘈杂的声音——是天幕播放他“运输大队长”光辉事迹时,整个武昌城那震耳欲聋的唾骂和哄笑;是那些愤怒军民围住他临时府邸时,砸在门板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