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着,发出沉闷的笃笃声。他并未看蓝玉或朱棣,目光依旧锁在光幕上那行“丰臣秀吉水陆并进”的文字上,寒意凛冽。
光幕画面流转,显现出大明京师九门沉重的轮廓。号角呜咽,旌旗猎猎。铁甲铿锵,战马嘶鸣,一支支彪悍的军队在将旗指引下,如同黑色的洪流,涌出巍峨的城门,朝着东北方向滚滚开进。字幕随之显现:
(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廷议再定援朝之策。诏命大将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统摄南北诸军!
(万历二十五年三月)擢山东右参政杨镐为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晋兵部侍郎邢玠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专司经略御倭!
(万历二十五年五月)邢玠驰抵辽东!首批明军精锐三万余众,誓师渡江,直指朝鲜!
“麻贵!”李文忠看着光幕中那杆熟悉的“麻”字帅旗,以及旗下沉稳如山的将领身影,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此人前番在朝鲜便有战功,沉稳干练,用兵持重。以其为帅,当可稳住阵脚。”
“邢玠总督后方,统筹粮秣军械,亦是老成谋国之选。”太子朱标温言补充道,他对这种居中调度、保障有力的文臣角色,天然带有几分欣赏。
然而,当“杨镐”这个名字及其“经略朝鲜军务”的头衔在光幕上清晰定格时,殿内的空气骤然凝滞了几分。
“杨镐?”一直沉默如山的徐达,两道浓重的白眉紧紧锁在了一起,仿佛遇到了极难解的困局。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金铁交鸣的质感,每一个字都砸在众人心头,“此人……天幕此前似未显其赫赫军功?一介文臣,山东参政……骤然拔擢为经略,总督朝鲜前线军务?”
疑问如同冰冷的石子投入湖心,激起无声却巨大的涟漪。
蓝玉方才的怒火还未全消,此刻嘴角一撇,毫不掩饰其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