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不乱,有胆有识,更难得的是有担当。在全军溃退之际,能稳住心神,坚守战略要地,此为大将之才。宁远不失,则山海关无忧,京畿可保。此人,于国有大功。”
朱元璋的怒气也稍稍平复,盯着天幕上袁崇焕的名字,语气复杂:“嗯……是个忠臣,也是个愣种。敢跟上官顶着干,还是阉党的人,不怕死。这份忠心和气节,难得。”
但很快,老朱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以其绝顶的政治嗅觉和看人眼光,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不过……这小子,性子太刚太烈了。”朱元璋摸着下巴,眼神深邃,“抗命是对的,但你们看他行事,单骑出关巡阅,朝堂之上放言‘予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守’,如今又公然违抗经略之命……虽有才具,却不懂藏锋,处处透着一股独断专行、不容于物的劲儿。”
徐达也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临危不乱,有胆有识,更难得的是有担当。此为大将之才。宁远不失,则山海关无忧,京畿可保。此人,于国有大功。”
但他的赞赏之下,却潜藏着远比他人更深的忧虑。
他的目光从天幕上那决绝的“袁崇焕”三字,不经意地扫过身旁因激赏而略显亢奋的蓝玉。就在这一刹那,一道冰冷的闪电仿佛劈开了徐达的思绪!
太像了!
这袁崇焕与蓝玉,一文一武,所处时代不同,面临的敌人也不同,但那份骨子里透出来的东西,何其相似!
蓝玉是何等样人?勇冠三军,战功赫赫,在漠北纵横驰骋,立下不世之功。可他同样桀骜不驯,居功自傲,行事往往率性而为,缺乏对皇权的绝对敬畏,对官场规则的妥协圆融。天幕曾隐约透露的未来——那“剥皮实草”的血腥结局,固然有陛下为后世子孙铲除隐患的考量,但又何尝不是蓝玉自身性格招致的祸患?刚猛无俦,却不知收敛,终成折断之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