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有潜力的新人,以全公司力量力捧了一段时间后,从自己股份里拿出了10%,又从解槿的股份里拿出了5%,设立了15%的期权池分给了几个新人和一些老员工,其中最出色的那个新人便足足分到了5%的股份。
虽然解槿仍然是这个金字塔中,仅次于谈巍的存在。
但是几个新人的出现,却仍然打破了一切平衡。
公司最艰难的时候,是谈巍带着解槿在打拼,两个人都为《智识》的大火付出了很多,可以说军功章有谈巍的一半,也有解槿的一半。
但如今公司也需要发展扩张,签下可培养新人之后,给予一定股份,也是必要的手段。其一是一种鼓励,可以让新人更卖力地为公司工作。其二是一重保障,将新人和公司的利益绑在一起,不至于在出名之后就轻易地跳槽离开。
解槿明白这点,但她不能接受。
且这些年过来,眼光早已被谈巍培养出来了,看事情也不仅仅看眼前。这不过是第一批新人,以后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她所持有的股份只会越来越少,终有一日也会变成5%,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更何况,公司资源就那么多,谈巍要培养新人,势必要以消耗她的粉丝资源为代价。事实上他已经在那么做了,解槿每年都会在新年之际开一个年度演讲,票价卖得不比当红歌星便宜,而谈巍已经用“陪你见证十年后的自己”为噱头,将解槿十年后年度演讲的票都销售一空。
这若是放在娱乐圈,基本上就是过度消费一个明星的极端做派了,一次两次尚可以接受,但是若一直这样持续下去,任解槿的粉丝如何忠诚,也抵不过一次次被当成猪羊拔毛的耍弄。谈巍这一招,几乎等同于杀鸡取卵。
而赚来的钱,全投资在了这些新人身上。
谈巍大约也知道解槿不好受,故以马上将进行a轮融资来安慰她。
通常,一个不断做大的公司在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