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但还不至于把眼前的破铜烂铁,看成满脑子的金银珠宝。
史道长接着说:大家不要看这九只鼎破破烂烂的不起眼,这可是件了不得的东西。经过二十几天的考证,我得出一个初步结论,这九只鼎,不是一般的鼎,而是神器,上古神器。理由有二,一是大石柜的盖子上,用大篆钟鼎文刻着“九龙神鼎”四个大字;二是从九只鼎的造型、工艺和纹饰来看,可以肯定是先秦时期、甚至商代晚期的东西。
禹三少爷插嘴说:史道长不愧是最有学问的,竟然连大篆钟鼎文都认得,还给这堆破烂起了个“上古神器”的大名字。既然破铜烂铁都可以起名字,我也来给今天的集会起个名字,就叫作“大牛皮会”吧。
欧麦嘎师傅说:这个名字不好听,我看叫“论鼎法会”比较好。
史道长绕过禹三少爷直接反驳欧麦嘎师傅:只有佛家才做法会,道家是从来不做法会的,你这是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
禹三少爷和欧麦嘎师傅还想继续斗嘴,夫人土司脆生生地一锤定音:我看就叫“讲鼎会”,请史道长接着讲,大家好好听。
史道长看了禹三少爷两眼,说:这套上古神器,叫作九龙鼎——这个名字可不是我起的,石柜盖子上明明写着。鼎的作用,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用来象征王权。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以一鼎象征一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上,并将九鼎集中在夏王朝都城。九州从此就成了中国的代名词,九鼎就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都把九鼎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战国时,秦国、楚国都曾兴师到周王城求鼎问鼎。后来,大禹铸造的九鼎下落不明。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利象征意义,曾多次重铸九鼎,像女皇帝武则天,就下令重铸过九鼎……
姬姜一连大声“哎”了三次,史道长才停住嘴,姬姜问:先问你个事情,你说的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