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文琢光会选择回到京城来。
他轻轻松松地洗刷了自己身上与叛军相干的罪名,站在了舆论的制高点,皇帝那会儿倘或不接他回来,只怕要被受过许家恩泽的旧部们口诛笔伐至死。
孙贵妃也好,文琢熙也好,只怕这辈子都不会是他的对手。
皇帝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方才去正视自己的长子。
他的勤政殿有一面穿衣铜镜,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是当初的孝懿皇后第一次与他爆发冲突后,送过来的物品。文清客站在铜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意外地发现文琢光与自己实在是太像了些,眉眼之中,举手投足各处,都是他的影子。
他注视着镜中的倒影,有些恍惚,旋即便咳嗽着问:“太子来找朕,有什么事情?”
……文琢光还有一点与他不像。这孩子并不肯低头,从宣宁府被孟云率人接回之后,平日里除了惯行的请安问候,几乎不会私下里找皇帝说话。
可他政治素养极好,很快,皇帝便不得不迫于朝臣的压力,命太子入六部办事。不过是几年的时间,豊朝上下官员,俱都对太子俯首称臣,少有二话了。
皇帝看出大势所趋,到底不想叫祖宗基业毁在自己手中,便也渐渐默许着放权。
至于今日,太子出入勤政殿,已如入无人之境,皇帝是愈发觉得自己有些老了。
文琢光却看起来没有什么要与他叙旧的意思在,只是单刀直入地道:“来求父皇赐婚。”
皇帝一怔,下意识板起了脸,只说:“胡闹,朕听你孙母妃说,礼部叫人呈上去的画像,你连看都不看,这会儿怎么就要叫朕赐婚了?”
文琢光挑了挑眉,只是说:“昔日母后与您在一道的时候,许家极力反对,她还同您私奔出京城三里地呢,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