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江南道生蝗灾已经做好赈灾准备的康熙都惊呆了。
而赵申禾没有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在这次治蝗出力的所有官员他都记下了名字,写了一本厚厚的折子递到了京师。
首功自然是率先发现了蝗虫卵,又献上治蝗之法的程怀章。
真正让康熙动心的自然是随着这折子进上来的《治蝗略》一书,这本书里的治蝗法子更加完备、详尽,因为这都是程婉蕴与程怀章、乃至程世福多年在歙县治蝗实地得来的经验,当初程婉蕴也只知道牧鸡牧鸭能吃蝗虫,毕竟后世也用这样法子,但新闻上不会讲那么细,具体一只鸡鸭能吃多少?多大的地放多少鸡鸭才不会连庄稼一起被吃掉、踩踏?这里头都有学问,所以是一年一与蝗虫斗争下来后,不断改进、总结得来的法子。要知道宋朝就知道养鸭子能吃蝗虫了,但历经多次战火、改朝换代后,随着老人去世,很多地方都已经没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如今清朝的治蝗法子最终还是靠人力巨多。
有这样一本详尽的治蝗书,是很难得的。
最让康熙意识到价值的当然是最后那印楝素的制备法子,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做出来以后蝗虫还有何畏惧?不说蝗虫,就连其他虫害都一起除了!这是千秋万代、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如今大清的人口已经越来越多了,但粮食却始终都不够吃,以后若是可以将庄稼的病虫害抑制住,便可多收获好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
治蝗略上含糊地写着可从烧酒技艺中提炼出有机溶液,康熙立刻就命会酿酒的工匠去做这件事,并让弘晳写信给莱布尼茨询问这有机溶液的事,西方能从金鸡纳树中析离出金鸡纳,制成治疗痢疾的神药,那这印楝素想来也是差不多的东西,不管是多少年、费多少银钱和功夫,他都愿意做!康熙还觉着,既然古书中有记载,古人一定是做成了的,只是这做法如今失传了而已,没道理以前能做成,今儿就再研制不成了。
也是在这一刻,康熙下定决心要晋程佳氏为太子嫔了。
赵申乔是个机灵的人,他将程怀章对他讲述这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