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程婉蕴剥着松子, 听了故意笑话道:“人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与太妃投契, 正是因太妃也是这样看得开、想得开的人。”言罢又想到外朝的流言蜚语, 叹道,“我当初进宫来也从未求过什么虚名,如今都年近半百, 又怎么会在意那些东西?”
当皇后不当皇后, 她其实没那么大执念, 反倒是皇上对此的执念比她更深。
“当初朕什么也给不了你,让你跟着朕受了诸多委屈, 如今若还不能立你为后,朕便枉而为人了。”这是皇上有一日夜里揽着她的肩头忽然低沉着说的,两人年纪都大了,肉体的欲念下降了,但对彼此的依恋似乎却更深了,皇上几乎日日与她同起同坐,康熙这个岁数可大多都住在密太妃这样鲜嫩的新晋妃嫔宫里,除了貌美的宜妃,其他早年跟着康熙的三妃早就不承宠了,但胤礽登基后却迟迟不肯大选,与她在一块儿也不会嫌腻烦,程婉蕴有时都觉着胤礽对她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滤镜,只觉着她样样都好似的。
何况,她实则也想不起来她入宫那么久到底受了什么委屈,怎么回忆起来,好像一直都过得很舒服啊?她并不知道,胤礽这番话里,还夹杂着前世没能保护好她的愧疚。
终于走到了今日,终于护住了身边的人,胤礽又怎会在这样的时候面对不怀好意的朝臣而妥协?他四十来年隐忍、韬光养晦到今日,可不是为了继续受窝囊气的。
从寿康宫回来已近黄昏,程婉蕴听说皇上还被一堆大臣堵在南书房还未回来,使了人过来说晚膳和大臣们一块儿用了,她便叫了三宝过来,主仆几人一起调了菇丁鲜笋素馅,用豆腐皮儿包包子,预备皇上料理完朝事能垫垫肚子。
而南书房里,胤礽穿着件香色风府毛绸夹棉团龙袍,闲适地倚窗而坐,手里捏着几本折子似笑非笑地望着面前慌忙伏地叩头,汗如浆下的礼部尚书王泽宏,问道:“这些弹劾户部尚书程世福、翰林院掌院程怀章的折子可都是你王泽宏的门生张叔行上的,朕敢问王尚书,可对此知情?这些可是得了你这个尚书指示而行啊?”
“皇上明鉴,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