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用最短的时间切入敌机前侧面,对驾驶舱或是动力炉或者引擎进行攻击,实现一击必杀。
考虑到高震动粒子刀的长度,这个战术最大的难点事实上在于最后的格斗阶段。
因为刀刃并不长,因此要求的命中点也十分明确和稀少——正面头部的驾驶舱、背面背包和腰后的主推进器、以及位于胸口和背后的核融合炉。
不过要说最有效的。还是驾驶舱。
攻击推进器是利用燃料无法控制的燃烧导致局部爆炸,进而引发大范围的瞬间过热和高压,从而令机体的电子或者机械结构受到大幅度的破坏,因而失去作战能力。因此有时爆炸或者毁伤并不理想。
看到这个世界的推进器采用的是以一种特殊晶体为燃料的结构,这个坏情况发生的概率说不定更大。
而瞄准机体的核融合炉,则是利用核融合炉受损之后磁约束核融合炉失效。从而令机体进入出力低下状态,整体性能雪崩式下跌甚至于考虑到这里的机体如此惊人的重量,可能无法行动的状况都有很大的概率发生。
而所有的武器在设计时都留有余量,那么说不定这些机体事实上哪怕仅仅只有一台核融合炉都能够运作的情况,说不定也是存在的——那么一次攻击之中仅仅只是击破一基核融合炉,反倒是让因为需要拔刀而反应时间更长的己方机陷入了劣势。
而攻击驾驶舱就简单粗暴多了。
有着gn粒子覆膜的高震动粒子刀侵入驾驶舱内部之后,高振动刀刃便会将这个狭小空间内的一切都连带着高速振动,令刚性材料达到疲劳而弹性材料快速突破弹性限度;而包覆在刀身的粒子则会快速的充斥在这个空间之中,就如被小型gn飞弹击中一般。
而结果,自然是驾驶舱内部被彻底的粉碎撕裂。失去了控制中心和驾驶员指令的,自然也就没有了威胁了——除非它们有自爆装置。
“……模拟训练数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