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的同时,也劝诸葛亮纳妾,生个亲生儿子,大不了交给黄氏抚养即可。
总归是要有的。
诸葛亮对此十分矛盾。
“她待我情深义重,不远万里随我赴任,吹风吃沙受尽苦楚,江南水乡养育出来的女儿,在西北风沙之地又是如何困难?如此她坚持了十数年,如今苦尽甘来,我又如何能纳妾呢?”
诸葛瑾宽慰诸葛亮。
“你是官员,纳妾本身就是可以的,更何况我魏讲究一个【单身不任】,你即使过继我的儿子做自己的儿子,旁人也难免有些闲言碎语。
而且弟妹多年未有所出,你还不纳妾,外人会怎么看待?不会觉得她是妒妇怨妇,从而对她更加不好吗?现在外边那些流言不正是如此?”
诸葛亮沉思一阵,还是摇了摇头。
“她与我夫妻多年,情深义重,早已不是这些闲言碎语可以动摇的,况且我公务繁忙,贸然纳妾,没有多少功夫管理家事,家里也不知道要闹出多少事端,此事,还是算了吧。”
诸葛亮再次回绝了诸葛瑾的建议,诸葛瑾劝说无效,只能摇头叹息。
随后诸葛瑾选择了自己的次子诸葛乔,请族中长辈出面见证,完成了过继礼。
于是从此以后,诸葛乔就是诸葛亮的儿子了。
那时,诸葛乔才十四岁。
如今两年过去,诸葛亮和黄氏夫妇与诸葛乔相处和谐,诸葛亮花费了一些心思在诸葛乔身上,亲自他读书习字,给他讲解难题。
这倒也让之前在家中被长兄诸葛恪掩盖住光芒的诸葛乔心生欢喜——
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