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畏惧,不敢对抗,于是主动放下武器投降,算是功劳。
但是因为投降的时间比较晚,没赶上二等公民们带路的热潮,所以只能屈居三等公民。
这群人人数最多,作为三等公民,也有一定的人身权利。
他们基本上都是务农者,承担赋税和重要的徭役,同时也可以作为魏军的仆从军和辅兵出征,立下一定的功劳,享有一定的权利。
但是他们不能和一二等公民通婚,也不能接受教育,更不能当官,没有上升途径,只能一辈子生产、工作,当工具人。
尽管如此,他们的地位一样比下面的层级要高。
剩下的基本上就是贱民了。
他们在郭珺的征服战争中进行了抵抗,努力战斗,不投降,对魏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杀伤,所以没有被宽恕的可能。
抵抗失败之后,这群人和他们的后代、追随者全部被打为贱民,成为最低贱的人群。
这些人被剥夺一切人身权利,活的如猪狗一般,苦苦劳作,被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什么地方。
和四十年前东汉帝国治理下的普通农民一模一样。
不过就算是这群人之中,根据抵抗烈度的高低程度,郭珺还人为给他们划分了层次等级,在第四等的贱民之中还划分出三个层级。
不同的层级对应的劳动责任不同。
相对较高的层级可以从事一些较为轻松的活计,比如为高等层次服务,进入权贵之家做做家政之类的。
下等的则是脏活累活苦活要命的活儿无处不做,采矿啊苦力啊之类,他们是主要的劳动力。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