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有为。”
将孙稼栋院士的话听进耳中,徐铭顿时反应过来对方说的是张乃同院士。
怪不得这次会点名要他,原来是其中有着张乃同院士的帮忙。
要知道之前参加奥运场馆竞标答辩时,作为奥组委评审组负责人的张乃同,确实对他有着非常深的印象。
“徐铭除算法编程有天赋外,在理论数学领域更是获得不小的成就。”许崇兴接过话茬从旁补充两句。
孙稼栋院士点点头。
“北斗导航系统对于燕大来说,是将理论基础研究转化为实践的绝佳机会。”
“目前北斗二号,重点是国产算法攻关,尽可能的修正误差增强系统,为后续北斗三号以及全球组网奠定基础。”
“这个周期将会持续十年甚至更久。”
“需要你们这样年轻的人才,来为项目注入血液。”
……
接下来的时间,孙稼栋院士因其他事情,便先离开燕京大学前往空间技术研究院。
而徐铭和郭昊强,则被正式安排进实验室,参与卫星精密定位关键算法的研发。
其中碍于徐铭的身份和学业情况,并不需要每天待在卫星导航技术联合实验室,主要是为关键算法提供思路。
晚上。
当徐铭研究项目上的相关文献资料时,位于新泽西州的罗格斯大学内,身为解析数论和筛法领域的全球顶尖专家伊万尼克教授。
正查看自己的邮箱,找到数学年刊主编萨纳克发来的匿名审稿邀约。
他在素数分布和模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