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所面临的难题。”
办公区某工位上,姚伟泽同徐铭和郭昊强,介绍项目上的情况和资料。
徐铭知道对方眼下属于是博士后,刚三十左右的年纪进入到这种国家重点项目,等做出成果晋升为副教授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
另外所讲到的两个难题,徐铭在看完资料和部分核心文件后已了解的差不多。
首先北斗二号虽发射有半年时间,但因频点少无法像gps那样三频消除电离层误差,加上国内低纬度区域电离层扰动强度是大洋彼岸的两倍以上,必须通过建立模型对延迟定位误差进行修正。
确保北斗的定位精准性。
至于多路径误差,则发生在城市峡谷中,卫星信号经建筑物多次反射导致接收机定位偏移。
最大可达到五十米。
这显然是没法正常使用的。
必须借助算法,对路径误差抑制,恢复定位的精准。
其中关于这项难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和奥运核心场馆的钢结构信号反射差不多。
虽然两者的复杂程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当念头正停留在这里,只听姚伟泽话音不落,接着又继续往下讲。
“徐师弟。”
“你和郭师弟跟着许教授参与了,奥运场馆无线定位系统技术竞标项目,在路径补偿算法上有着经验。”
“黄教授同许教授商议后,把你们安排在第二小组。”
“主要负责多路径误差抑制算法的研究。”
“这几天你们先适应就行,有任何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