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主要人员变成了大一新生。
徐铭自然不会过多关注,周一早上经过信院刚好碰到郭昊强师兄,两人便结伴前往卫星联合技术实验室。
参加每周的项目例会。
例会由黄运良和许崇兴两位教授主持,分别负责电离层延迟修正的第一小组,和多路径抑郁第二小组全部项目成员参加例会。
“针对北斗二号电离层延迟误差,我们第一小组目前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
“正尝试利用国内十五个监测站数据,建立分形-神经网络混合模型。”
“将电离层tec分解为背景场即分形插值,以及扰动场神经网络预测,同时联合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实时导入地磁指数修正模型参数。”
“我们有把握修正后,能提高卫星的定位精度。”
伴随第一小组代表介绍完目前进度,黄运良脸上顿时堆出笑容非常高兴。
“有方向就好。”
“接下来的时间尽快建立出完整模型,并着手按照我们的四级验证机制试验。”
沉声讲完这些,又把目光放在右边的姚伟泽身上。
“第二小组也说下吧。”
“好的黄教授。”姚伟泽先应了声,接着没什么底气的往下详细讲。
“关于城市峡谷中卫星信号经建筑物发射,导致出现的定位漂移问题,我们和别的研究所合作在硬件端设计了双螺旋极化天线。”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反射信号能量。”
“但算法上依旧没有新的进展,无法满足北斗的定位精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