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铭虽是首次参与这种实地测试,但对于自己的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充满信心,尤其在通过了燕大的仿真压力验证测试之后。
于是全程他都集中注意力,关注算法实时补偿情况。
“这里除了有大量超高建筑群之外,外表的玻璃幕墙更是会导致卫星信号,发生镜面反射而非漫反射。”
“从而形成强多路径干扰。”
“另外江面和移动车辆金属表面,也会产生时变多路径误差。”
“需要我们的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来实时补偿保证定位的精准度。”
“陆家嘴的环境和超高建筑群,确实是全球罕见的多路径地狱场。”孙稼栋牢牢盯着屏幕中的数据,对黄运良的话点头认可的同时,然后又话锋一转道:“但只要我们的北斗度过这道坎,便标志着国产导航技术从能用,到敢在顶级战场用的历史性跨越。”
“我相信小徐的算法,和你们燕大的仿真模拟暗室。”
讲到最后一句时不忘扭头看向徐铭。
而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关注这场测试的人员,除总工程设计师孙稼栋院士之外,还包括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人。
他们同为北斗导航项目成员,相比较实验室模拟出来的定位精度数据。
则更倾向于用真实数值说话,所以整个测试全程除怀着期待的心情外,同样夹杂对算法不小的担忧和顾虑。
……
今天万字更新,试着看能不能拿到日万徽章,希望有月票的支持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