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来得及的问谢行俭为何出现在这,周围就有文官谏言劝敬元帝离开此地。
“此地危险重重,皇上金贵九五之身,还是避一避为好。”
“是啊,”又有人哀声嚎叫:“国不可一日无君,此地危险重重,皇上尊躯大驾不该出现在这,得为龙体着想。”
敬元帝略略站定,不理众人各色神情,围上来的百官大呼让敬元帝离开,敬元帝反倒镇定自若的立在那吩咐官差继续上山,百官心酸叹气,周围的老百姓也红了眼眶。
要谢行俭说,敬元帝留在这里并无大用处,之所以明知危险还不撤退,不得不说敬元帝有魄力,但这之中,却也有敬元帝的小心思藏在里头。
敬元帝身为庶子高登宝座,原就名不正言不顺,若非太上皇和朝中一帮老臣力举,这个皇位还真的不一定能轮到敬元帝头上。
民间崇尚嫡长子继承家主之位,皇家也不例外,太上皇身体康健,虽说正宫嫡皇后不能再生育,但本着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朝中大臣当年可以以中宫无子的大罪,请奏太上皇废后新立,天下女子诸多,总有既能母仪天下又能生养出太子的女人。
然而,诸位大人奏请废后的旨意还没递上去,太上皇就一语震慑住整个朝廷,大致意思是:皇太子不能出自中宫,朕和皇后都深感遗憾,不过皇后性情温良、淑德含章,坐镇中宫从未出过乱子,是当之无愧的贤良好皇后,深受朕喜爱。
朝臣一听脸色讪讪,太上皇话里有话啊,这不就是明摆着不想废后的意思吗?
太上皇景平帝不愧是读书人出身,又在诡谲云涌的朝堂上浸泡多年,见臣子踌躇不满,太上皇当即情绪骤变,忍泪和朝臣开始追忆他和皇后从前的恩爱以及相互扶持的小故事。
“皇后是朕的发妻,从前朕还是越皇帝手底一枚小小进士时,皇后就不顾贫寒下嫁给朕,早起贪黑的替朕浣衣做饭,后来越皇帝昏庸无能,朕迫不得已取而代之,中间几多辛苦酸泪,诸位也许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