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青年微笑摇头。
“快些说吧,磨磨蹭蹭作甚!”人群中有人不满。
“就是就是,我等这几天在家日夜苦读,没机会出现窥探状元郎的风采,山瑜兄你赶紧和我们说说。”
被唤山瑜兄的青年端着茶水站起身,眺望着远处的江南府城,悠悠道:“外人总说咱们江南府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我那日在码头见到谢大人,才知人外有人,原以为上大殿登金榜首的会是中年俊才,不成想竟然是个龙驹凤雏。”
之前调侃谢行俭多鼻口的人瞠目:“你说什么?新科状元是少年郎?”
山瑜青年点点头,围坐的学子们纷纷长叹。
进士出榜那会子,江南府正闹瘟疫,因而金榜圣旨没能贴进城内,所以这些书生不清楚谢行俭的具体信息就没什么大惊小怪了。
“惭愧,我今年虚长谢行俭二十来岁,如今还只是个秀才,人家小小年纪此刻已经高登金榜进了翰林院……”
“诶,”蓝布头巾的少年落寞的叹气,“想想我与那谢大人同龄,谢大人替皇上巡查江南府来了,而我却只还在这片山地虚度时光……”
顿时这种羡慕嫉妒与悔恨的言语四起,英姿飒爽的读书人忽而变成闺中怨妇,一声接一声的讨伐自己不如谢行俭。
不远处树底下的谢行俭目睹这群学子们由喜转忧,忍不住轻笑摇摇头。
都说文人多愁绪,古人诚不欺他,瞧瞧这些读书人,一个个愁这个愁那个的,真要愁就用心读,光说不做有什么用。
书生们还在哀叹入朝做官难时,带着丫鬟去附近采摘脆柿子的罗棠笙巧笑而归。
今日山上不乏有娇艳小姐带着家仆在山上玩耍,俊俏的女郎打旁边经过,不时有风流的公子哥吹口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