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权贵们自有办法保命。
这场战争真的永无休止么?
丁巫回去,赶紧又送了一份情报,说俺答汗秋冬可能要再次进犯京城,到时候他会将俺答汗军队情报设传出来,大明要早做应对,设置陷阱。
紫禁城,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得到了丁巫的情报,连忙送到御前。
隆庆帝当皇帝,是勤勤恳恳,日理万机,准时早朝,天天和大臣们会面商议国事,跟他三十几年不上朝闭关修仙的爹截然不同,看到丁巫在情报告诉西北边关即将遭遇危机,隆庆帝当即召大臣,商议对策。
隆庆帝刚刚当皇帝,还没有变成油腻老油条,他知道要脸,害怕庚戌之乱重演,成为遗臭万年的一代昏君,“……各位爱卿,该如何是好?”
几乎所有大臣都经历过庚戌之乱,晓得其中厉害,顿感恐惧,纷纷献策。
首辅大臣徐阶说道:“北方缺骁勇善战的名将,如今东南倭寇之乱已平,开了海禁,沿海一代,已无大患,微臣以为,将戚继光和俞大猷调到西北练兵,严阵以待。”
名将都是实战中打出来的,这些年戚继光和俞大猷的名字令凶悍的倭寇闻风丧胆,而且两个人背后的后台都是徐阶。除了保护西北,徐阶还给自己人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内阁大臣高拱说道:“东南沿海倭寇虽平,但是隐患犹在,而且最先开海禁的月港还在建立中,万一有倭寇海盗骚扰作乱,会影响开海禁,功亏一篑。微臣建议,戚继光和俞大猷调一个去西北即可,至少留下一个名将镇守东南。”
徐阶是两朝首辅大臣、绊倒严嵩的朝斗胜利者。但高拱是隆庆帝的恩师、裕王府的讲官。
隆庆帝最终选择相信恩师高拱的判断,于是钦点了戚继光去西北戍边,要俞大猷留在东南。
徐阶见高拱和自己唱反调,还深得皇帝偏爱,最终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