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知识青年大队、女生大队,人员背景较为复杂。既有从海外、沪上、苏北及皖东地区招来的青年学生,爱国华侨;也有已经暴露身份的地下党和进步青年。
而第四军电讯科的报务员、技术员恰恰是第三、第四大队的学员,所以确实有被渗透的风险。
司令员的表情更加严肃,他找出报务员、技术员的档案细细查看,发现保卫部门已经对这几人进行了详细调查。
【报务员汤若敏,女,28岁,沪上人,左派报社记者,家人在淞沪会战时遇难,后经当地地下党组织推荐入学】
【报务员邱芳,女,25岁,淡马锡华人,教会学校学生,家中在马来亚经营橡胶种植园,目前家人去向不明,由海外华侨推荐入学】
【报务员范宏,男,26岁,皖省第四高等中学毕业,商人家庭出身,全家被日本人杀害,独自前往江北投奔第四军】
【技术员伍九安,男,20岁,菲律宾华人,大学肄业,父亲是美国商行襄理,日军进攻菲律宾后与家人失散,接受了华侨组织的资助来华参加第四军】
【技术员雷勇,男,17岁,沪上电材商店伙计,孤儿,因目睹日本人杀害店主愤而投军】
一共五个人,家庭背景,出生地,参军理由各有不同。
司令员一时间有些头大,光凭第四军的能力无法对这些人进行进一步的甄别,像是来自海外的邱芳和伍九安,第四军就鞭长莫及。
想了想,他决定分两步走,一面是基于现有资料,由保卫部门调查电讯科所有成员的经历、近期活动情况,一面请求上级支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