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进行切割工作的,如果十级防御的主体装甲结构无法切割,那宇宙战舰就不可能建造的出来,那简直就像是个笑话了——自己做了一个盒子,自己却完全没有办法打开来。
因此这种武器原本是用来作为舰体加工制造出来的,在现实中,由于主装甲一般是整体更换,一般情况不会进行切割维修,那样工程量太大,所以这种如同“电焊枪”一样的工具,一般威力只有五到八级。
然而作为军用武器级开发出来的,武器功能作战目的带有“对舰”标签的,则是十二级的单兵武器了——前十级为常规武器,后面两级为超常规,威力、能级最高评级为十二级。
众所周知,加热后的刀切起东西来更快,其实“热”这种能量形式,只是人类观测等级不够时做出的理解、下的定义,其本质就是粒子的高速运动,运动的粒子带有更高的能量,碰撞其它物质之后,能量越高就越能破坏其它分子乃至原子之间的结合,从而“切开”。
“力场”其实就是舰船护盾产生的原理,将发生核聚变中的粒子束缚成束,由于束缚场的存在,是看不到发光发热等辐射现象的,也就是说在真空环境之中,这种刀剑的剑身是“隐形”的,只能通过能量来判断其存在……邱枫烈所见到的紫蓝色雷光剑身,其实是对方的剑身跟空气分子反应造成的效果。
这种武器无论什么型号、类型、自己有什么官方名字的,都有一种俗称——斩舰刀。当然,如同电影漫画小说里那种,四十多米长,一刀把对方舰船砍成两半的“真斩舰刀”是不存在的,首先就是动力装甲随身便携的能源就不支持。
这种武器使用的不是电力,而是新的一种能源,也只有新能源才能形成这种场,这种能源就是现代太空飞船的核心动力,由于太过复杂,邱枫烈了解其概念之后,就没有详细研究了。只用知道,斩舰刀是“充电”的,补充一次能源之后,大概可以连续开着半个小时,真正使用时长要看环境和你砍了多少东西,不停砍做切割工工作的话,大概只能支撑五分钟。
而供能充足了,例如安全在舰船上,这样总可以发射四十米长了吧,然而事实上,供能充足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