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云台清算,大兴文字狱,直至高宗薨逝方才停歇。
应道奇给她看这句诗,是在暗示什么?
应道奇复又将那一摞书挨着收拢整齐,分别放进箱笼,他看着远处青山巍峨,山势连绵不绝,低声轻叹,俯身靠近卓枝耳畔:“花卿,圣人有高宗遗风。肃王绝非圣人养虎为患,不过是与殿下互为制肘。若有必要,当除则除。”
“自刺杀之事起,圣人按而不发,将此事交给殿下去查,即是查案,也是试探。东宫性善,绝非善于构陷之徒,自是无差;若所异动,”他停顿,方才说:“天下之事圣人皆看在眼里。”应道奇眉目间闪过丝丝怜悯,他知晓卓枝对兄长看重,他垂下眼眸:“花卿,圣人明夜子时一过,便会下令,整座肃王府顷刻便会被围个水泄不通,谁都插翅难飞。”
阿兄。
卓枝心中喧闹的声音忽然止歇,此后的事无需想,卓泉说不得会被肃王牵连致死。他还有救吗?卓枝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疑窦立刻满上心头,她低声问:“应修撰一直在翰林院行走,怎会知晓此等隐秘之事?”
应道奇垂眸静默片刻,眉目间奇异忧郁一闪而过,他无声地叹气:“圣人恩典赐了个御书房行走的缺,这件事近在眼前了。”
卓枝扶住桌案站稳,极力克制微微颤抖的双手,她喃喃自语:“也许赶在圣人雷霆震怒发作之前,阿兄跪在太真殿请罪,或有一线生机。”
圣人一刻未下令抓人,那阿兄提前请罪应当算自新,《大昭律》中载有明文犯者自新按律减轻处罚。
她以系统定位了卓泉的位置,即刻退出太学翻身上马,一路奔向肃王别苑,可此时已是日落西山,闭坊鸣钲之声不止,她就这样一路奔驰仍被拦在光德坊外。卓枝眼睁睁的看着坊门闭合,心中慌张异常,但是却无能为力。
明日,十方突厥可汗尚在上京,圣人一定不会当着外人的面显示兄弟不和。明天,她还有机会,她决心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