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自己的身体着想,含笑应承着,走到门口目送她离开。
天气寒冷,谢酒儿身披大红色的披风,在光秃秃,没有颜色的冬季显得异常醒目。
一直到她的身影变成一个小红点,消失在拐角处才进殿,一五一十的躺下小憩了会儿。
休息了两个时辰,起身给钱塘刺史程知礼写信,写完信,想起刚才和谢酒儿聊的工商农之间的事情。
谢酒儿虽说才入朝堂,但这两年多来,士农工商各方面她都多多少少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
如今更是在商业上出了大力气,很多政令的下达,他也是从两人的聊天里得到了很多的启发。
他在想,如果大顺境内以后多些像谢酒儿这样的子民,何愁大顺不会强大富庶,到底怎么做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呢。
这两年处理政务下来,他也能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强大势必要士农工商得以全面发展,互相扶持,共同繁荣。
随着朝廷商部的建立,商部在谢酒儿的带领下已经逐步在各地建立商会,有了朝廷的保驾护航,相信商人低贱的观念也会逐渐转变,这是促进商业繁荣的重要条件。
各地书院收揽了很多寒门学子,但是书院高昂的束脩不仅仅掏空了很多人的家底,还让他们负债累累,半途不乏有很多学子因为家里支付不起高昂的束脩而退学。
如今又要修路,朝廷抽不出钱花费在书院上,这样下去会流失很多学子。
想起谢酒儿最近在为商业上的事情忙碌,穷的叮当响的萧瑾玉便把主意打到商业身上。
小商小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