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码头到城里,有十里地,挑着货担一来一回,怕是赶不上了,何况还要带两百本图志。
\n
倒是冯老三心中也有打算,跑回城里去之后,先到牙行里租辆马车,便也不靠那两三块钱的车马费了。只愿早点再赶回来,别的货担郎,只怕也在来的路上了。
\n
冯老三今日是赚得盆满钵满了,回家之时,大概也要给家中几人买些礼物,自己也买上些好酒好肉,犒劳一下自己。
\n
再过两天,便是除夕,冯老三这一家子,当真要过个好年。
\n
日子自然是越过越好,若是时间再往后推五六年,冯老三便是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三个孩子,竟然都因为学习成绩上佳,考上了朝廷刚刚成立的京城大学堂。
\n
若是时间往后推个十二年,冯老三便更不敢想象,自己家中也能出一个官老爷。
\n
世事无常,货担郎的儿子,便也不再是货担郎。也能娶上大户人家的小姐。货担郎的女儿,也能嫁给朝廷的官员。
\n
那时候再来回想,冯老三大概也会后悔对那用板子逼着自己送女儿去上学堂的公差骂骂咧咧了,那个时候,便是祖宗十八代也背地里骂了出来。
\n
开春时节,正月十五都还没有过,沧州已然有海船带着《平洋海图志》出海了,带着淡水,带着物资,带着刀枪,直往那满地是黄金的地方而去。
\n
便是想着这去一趟,载着满船的黄金而回,回来置办产业,置办土地,置办店铺。衣锦还乡,便也不过如此。
\n
不论是朝廷的造船厂,还是民间的造船厂,忽然也接到了无数的订单。看着这排满一整年的订单,当真让这些船厂焦头烂额。
\n
还在过年的气氛里,早已有人拿着钱到各处乡村之中,招揽造船的工人,工价已然节节攀升,人手却还是不够用。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