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了一部电影。
文章封面是《刀尖上的舞蹈》的一张海报,黑暗底色上只有唇衔玫瑰,一身红裙卡门造型的迟念被一道光笼罩,她脚下光圈里能看到白色冰面。
像缪曜文这般动作的影评人不少,倒是因为利息相关,或是有要考虑其他春节档电影给了好处,推荐力度不如缪曜文这般大,可好评度还是拉满的。
受此影响,有不少人在看过微博或者微信推送后,点开了购票app,打算预订了一场《刀尖上的舞蹈》
不过也有影迷对影评人参加点映会后给出的评价不大放心,觉得容易被忽悠上当,给差片提供预售票房,交几十块的智商税,决定等上映之后看凑足人数的大众评分再决定要不要去看电影。
订票人群中,观影次数多,因而对场次敏感的影迷在订票时则会注意到,这部电影在排片量和场次安排上不太有利。
而一部分返乡回老家过年的工作党和学生,则有些会觉得扫兴。
因为在家乡小城仅有的影院,要么不接受网络订票,要么就发现在春节假期七天里,根本找不到这部电影的排片信息。
欲求一票而不得的事情,在春节档期还未开启之时,因为电影市场本身的问题,就这样发生了。
――――――――――――
大年初一
春节档期票房大战正式开始。
尽管《刀尖上的舞蹈》点映阶段反响不熟,可这不足以撼动春节档第一天的排片大势,作为票房收益最高的大年初一,排片量和场次安排是各部电影片方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至于口碑,那是什么?
没上映之前的,只要宣传公司不脑残,档期电影的口碑都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