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耳朵和边缘的那些小铁刺,也都可以打磨掉。
最后得到的铁锅表面有许多小坑凹,这些是沙土模具受热后产生的痕迹,妮妮很骄傲地觉着这是独一无二的特色,一点也不影响铁锅的质量!
现在,在铁锅的两个“耳朵”上再安上两块打磨光滑的竹片当把手,这锅就完美了。
有了铁锤之后,他们又做了专门用来打铁的铁砧,有了这东西之后,剩下的铁矿石可以和加入木炭一次性炼化,用陶土模子做成三种大小的铁条和铁片,之后要做成刀、槍头还是铲子,都可以用加热、敲打、退火的方法打造,或者加入木炭碎炼成钢。
有了铁锤铁砧,还有上次做出的铁钳,炼铜和打制铜器的工作就比原先容易了许多。
他们用泥模和浇铸的方法做了几个轻巧的铜锅和一些铜餐具。这些东西以后野营时非常有用。因为铜的延展性远比钢铁要好,所以出模之后,大家可以再根据喜好用木槌铁锤改变铜锅、铜碗、铜盘等等的形状,甚至还能在器具表面用摩擦或者捶打的方法做出各种花纹。比如,把铜锅放在装了小石子和砂砾的“搅拌机”里,踩动踏板,搅上十几二十分钟后,铜器上就出现斑驳的划痕。
差点忘了“搅拌机”这个大发明。
他们目前所用的“桶”全是大竹子的竹节做的,直径最大的也不超过三十公分,但是有了铁锤铁砧之后,浇铸成的铜条铁条就能打成薄而长的条,可以用来箍木桶啦!
齐盛说他听说过古代个工匠可以用麻绳箍木桶,可是他们没这个能耐,做一个木桶费了老大的劲。用铁片做了刨刀,用铁条做了凿子之后,大家本以为这下做木器的手艺要精进了!之前只是因为没有趁手的工具!然后试了一下,发现,根本不是工具的事。三个人谁也没长木工的手。
勉强搞出了十几块大小相同的木板,反复试着箍木桶都没成功,最后,还是用了取巧的办法。妮妮之前捞鱼的时候不是存了很多鱼鳔么?泡发晒干的鱼鳔,加上鱼皮,熬成了非常粘稠的胶,木板用胶粘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