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由来往于两岸,三位小伙伴又去了几次,用无人机拍了更多的图像资料,越看越心惊,这河谷一定是数十万年前大地突然断裂后形成的,一半齐齐削掉,成为高山上的一块平原,另一边带着万钧之势倒塌,形成了上百米声的山谷,地底的泉水涌出来,在山石之间形成奔涌的河流。因为地势关系,河谷之间常年刮着急速的风,崖壁光秃秃的,几乎没什么植物可以在上面安家,更不可能给人和动物攀援接力。
多次侦测后他们找到了几个可以渡河的地点,距离对面的山崖最近的一处只隔着十五六米,对面长着一棵粗壮高大的松树,但因为河道突然变得狭窄,水流到了这里也突然暴虐,水雾漫天,山谷上方的气流速度也更快。
如果能从这里搭建一道滑索凭空而过,就省去了爬下山崖、渡河、再翻过高山的时间,但这么做显然也很危险,山谷间的风速最高时会形成小小的龙卷风,谷底河流中的水汽直冲上百米高的山顶,小水珠聚集而成的水雾在空中翻卷抖动,直扑向观察者们的头脸,打得人眼皮发麻,只能眯着眼睛。
其他几个渡河点倒是没有这么险恶的环境,可是输在距离过远,最近的那个,也要三十米远。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做更长的滑索,滑索要禁得住一头雄鹿的重量,自然不能做的太细,但也不能太粗太重,不然滑轮难以支撑。
真是两难啊。
三个人讨论了很多次,几经取舍,最终还是决定在最窄的这一处渡河。
接下来的十几天,三位幸存者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手就几乎没停下过。白天打造铁器和绞盘,带着鹿儿们耕地,还要在温室中育苗,晚上编滑索用的藤绳,至于做饭清洁,领着鹿群到林中溜达觅食,顺便打些松鸡捡些松鸡蛋,这些活计都变成了放松休闲娱乐。
令他们非常开心的是开春之后松鸡们就发情了,它们咕咕,咕咕地在林中此起彼伏叫着,然后就下起了蛋。也不知它们本来就是这种习性,还是经过了之前那些探险家的基因改良,松鸡竟然和家鸡一样会一天下至少一个蛋!去年他们到达这个星球时应该是夏末,那时松鸡们也在不停下蛋,直到入秋之后才再也找不到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