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就是越解释越low。什么都不说,反倒有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果然,到了傍晚开始涨潮,水面上升。那个原本看着没啥鸟用的凹处中已经开始有了海水。等水变深,抽水机发动起来,轰鸣声中开始想盐田里头抽水。
到了半夜,几亩地大小的盐田中已经注满了海水。
业内人士围着盐田转了好几圈,突然到了霍崇面前作了个大揖,“霍将军,霍将军做的这机器好啊,真的好啊!”
其他士绅各个神色委顿。折腾了大半夜,又是这帮读书人完全不懂的事,更是疲惫不堪。若不是海风够冷,只怕早就坐地睡着。
此时见到有点热闹看,都围了过来。
从事食盐买卖的士绅看了看霍崇,欲言又止。霍崇笑道:“我从不怕被人看到诀窍,说出来也没什么。”
这位士绅听到这话,才小心的解释起来。原来晒盐并不需要整年的晴天,如果风大,气温高,十天半个月就能晒出来一大池子盐。
然而盐份在海水中含量并不高,得不断向盐田内注入新的海水。这可是个超重的体力活。雇人用水车往盐田内注入海水,花费其实相当大。而且海水涨潮退潮,还有时效性。
文人们都不懂,最后只能问道:“那做出来的盐会便宜么?”
这位懂行的把脑袋瓜要的和拨浪鼓一样,“和那无关,和那无关。”然后就带着这样有点看似癫狂的模样问霍崇,“将军准备修几层晒盐场?”
霍崇没想到这厮真的懂行,答道:“三层,你觉得如何?”
听到这话,这位激动的几乎要跳脚。看其他读书士绅一脸茫然,这位大声喊道:“诸位,若是三层田,那产出来的都是上等盐。要多少,就有多少。真的是要多少就有多少!”
真是隔行如隔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