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倭国知道华夏朝廷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中转站’,却也没来打搅。
这倒不是因为倭国太托大,而是端岛作为一座荒岛,自然环境恶劣。除了没淡水之外,还没什么居住的场所。来了台风之后更是危险的很。而且岛屿并不大,只有0.063平方千米,也就是六万三千平方米。长四百米,宽150多米。
倭国的长崎那边也就当做没看到。
然而这个地方在后世却有另外一个更著名的名字,军舰岛。
1810年,当时的日本政府发现军舰岛储藏了丰富的煤矿资源,但岛上自然条件恶劣,采煤业停滞不前。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对资源、财富的渴求达到了极点,但日本土地狭隘,资源匮乏,薄弱的后备力量,难以支撑日益膨胀的野心。
1890年,三菱公司买下此岛,并在这里开发海底的煤炭资源。这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端岛的辉煌也就此拉开序幕,在将近一个世纪内,它都是日本的主要煤矿产区之一。
1916年岛上修建了日本第一大混凝土建筑。这个建筑能容纳所有的海上工人并且保护他们不受飓风的伤害。
二战时期,日军强掳了4万多名中国人到日本充当劳工,而其中3765人分配给三菱公司,他们被押上了船,送往军舰岛。除了中国同胞,还有许多朝鲜劳工也被送到岛上,可日本觉得工人还不够多,竟在媒体上称军舰岛是乐园,欺骗不知情的人前往,因此劳工中不止有战争俘虏,还有学校老师,商人,更多的是被绑架来的普通农民。劳工们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岛上,军舰岛每公顷人口高达1391人,人口密度一度是东京的9倍,成为了当时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然而在这个所谓的乐园里,劳工们开始了最悲惨的命运。截至二战结束,共有722名中国劳工(三菱公司称),以及1442名韩国劳工(韩国官方称),在军舰岛上被折磨致死。
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石油代替煤成为主要能源,全国的煤矿相继关闭,1974年,三菱公司正式宣布关闭这个煤矿,端岛上的居民全部撤离,端岛随之没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