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霍崇可以对江浙总督高庞下谕令,要高庞去做什么事情。
可谕令就没有朝廷旨意这么深厚的支持背景,在历史上,尤其是明代,上谕不仅会遭到六科给事中的封驳,接到上谕的官员也经常会直接拒绝。毕竟么,皇帝个人的决定在面对整个朝廷的时候,就显得势单力孤。
所谓抗旨,基本指的都是对抗上谕,拒绝执行谕令,而不是真的对抗朝廷旨意。
对抗上谕,那是对抗皇帝。官员们是在和皇帝单挑。这个经常能博名头。
对抗旨意,就是对抗朝廷。官员们只要不是真的下了必死的决心,那就不敢把自己弄到这个一人对抗整个朝廷的位置上。
所以高庞乖乖的执行着计划,而且高庞自己也是真的支持这个计划。
所谓朝廷旨意,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要求高庞做到‘xxx’,然后一切都丢给高庞来做。
原本高庞还真的以为是这样。等高庞真的当了华夏朝廷的官,才明白事情并非如此。
旨意只是一份旨意,后面如果没有相应的一系列执行规定,旨意就是瞎咧咧。
譬如建设农业学院,目的是什么,规模多大。要请什么人当老师,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执行过程中不可知与可知的内容,以及各个阶段的规划。
这不仅要高庞以及相关人等做出决定,还要对如何执行做出考核。
旨意之所以是旨意,必然有其要合理的地方。如果旨意完全是瞎哔哔,那就说明整个朝廷已经沦为瞎哔哔的场所。
正在努力做着这份工作的各个环节,高庞的另外一位老师来了。
对于这位老师,高庞并不想见他。之前差点被书院开除的事情,高庞可没办法当成完全没发生。
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