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残酷的突围战随即在清军与华夏军之间爆发。
在华夏军看来,一队衣甲鲜明的清军率先冲了过来。那衣服挺熟悉,华夏军早期给部队装备的就是从八旗那边缴获的棉甲。经过捶打的棉花上钉上铜钉,面对弓箭以及早期火绳枪,有相当不错的防护力。所以当华夏军能够展开大规模野战之时,第一排的部队就穿这个。
不过时代早就变了。华夏军此时的军服用了不少皮革兜子,皮革兜子里面插上钢板,被称为‘防御背心’。因为皮革兜子呈现出一种马甲的模样,在山东与河南,这玩意也叫背心。
眼见敌人来的是八旗精锐,啥也不用说了,火枪招呼。这票精锐没过多久就被打的不剩几个。
然而精锐的作用未必仅仅是完成最艰难的行动,有这支精锐清军带头,清军们形成了一股突围的队列。便是打掉了这帮在最前面的清军,后面的依旧向前冲锋。更不用说,这帮清军精锐们果然是精锐,便是死了,也是死在冲锋的道路上。
后面的清军呼喊着,咒骂着,如同脱缰野马,分成好几路冲击着华夏军占据的堑壕。甚至用手榴弹也只能稍微阻拦一下清军的进攻势头。
就在此时,华夏军阵列突然让开,露出了刚推上来的大炮。在这么一个几十米的距离,大炮根本不用射击诸元。只要利用早就准备好的卡座卡位,把炮口水平向前就好。
华夏军的野战部队早就变了装备,炮兵部队统一配备十斤炮。之后十斤炮又改成了标准的120毫米口径的铸炮标准。
直径120毫米,也就是12厘米的炮弹呼啸而出,最前排不管是人和盔甲,直接打穿,接连打穿好几个人,甚至是打穿十个人之后,最后的倒霉鬼虽然没有被打穿,却因为身体吸收了所有的动能,中弹的位置直接炸裂开来。
清军的突围部队中真的是血肉横飞。每一发炮弹经过,整排的清军被直接放倒。
华夏军根本不用瞄准,单纯的开炮。射速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